一、本项目背景
德国除观光休闲旅游外还是全球国际健康和医疗旅行的发达国家和最大市场,约占全球此类客源的 30%;是健康和医疗旅游在欧洲的首要目的地,年承接百万人次以上的健康和医疗旅行,排名位居欧洲第一。酒店行业是德国稳步增长和最为国际化的行业之一,且已形成由职业培训学校培养酒店服务型人员,由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酒店管理型人才的分工培养人才体系。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旅欧旅德中国客户的激增,使德国跨国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行业对学成的国际人才特别是中国人才有强劲需求。
二、项目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德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能力,具有学士学位和酒店管理从业资格,通晓酒店业国际化管理和经营理论并具备实践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三、人才培养模式
本项目的酒店管理专业属于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层次,采取的是理论教学由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实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德国酒店业的工作岗位上完成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教育方式,这在德国是当代双元制从职业培训发展到高等学位教育领域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中德高校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合作则是一个新的方向和途径。
整个培养周期合计为七个学期,进入该项目的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将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实现专升本,作为德国大学双元制本科大学生,在有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将获双证——中德两国政府承认的德国学士学位证书、在全球酒店行业得到广泛认可的德国酒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四、学费、薪资津贴及福利待遇
德国大学专业学习免学费,酒店还将依法按月发放薪资津贴:
1) 第一学年 800欧/月(两学期)
2) 第二学年 900欧/月(两学期)
3) 第三学年 1000欧/月(两学期)
4)第四学年 1000欧/月(一学期)
双元制学习三年半时间,学生获得企业的薪资津贴合计38400欧元,折算人民币约为30万左右。学生还享有德国酒店行业提供食宿的福利待遇,并受德国法律保护,依法享有法定休息时间,包括周末、法定节假日以及每年一次性30天带薪休假等合法权益。
五、学生就业及深造和永居前景
就业前景:中国的经济崛起使德国跨国酒店集团及本土酒店业对学成的本项目中国学生有强劲需求,取得双证的本项目学生具备在酒店行业的就业优势,可在中国、德国以及国际范围的酒店业自主择业就业。
学业深造:学生还可按照德国教育贯通性规定,在免学费的德国公立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选择继续升学的项目学生,德方机构将为其提供硕士生项目的德国境内配套办理及保障程序及相应助学措施,符合德方机构奖学金条例规定的学生还可获得奖学金。
永居政策:根据德国最新移民法,在德国合法居留五年可获永久居留权,学习时间折半计入,本项目学生因有德方机构提供的学成就业保障,一般可以达标。
六、项目有效解决入选学生德语问题的标准程序及功能
本项目严格按照配套程序构成之一“解决非德语专业的国际学生德语问题的程序”解决入选学生德语问题。该程序的功能及成效体现在以德语教学为主的德国高等教育因推行该程序,已实现了外国学生比例达25%的高度国际化;也体现在德方机构一系列对华合作的学生项目上,起到了只要严格按照项目安排和遵循该程序学习德语,就能全员解决以零德语起步的项目学生德语达标的作用。
该程序的要点是学生必须学满 1200 课时,其中200课时在自己的母国完成,1000 课时必须在德国的德语教学环境中完成。
根据德方多年对外国学生德语学习的效率及效果的调研分析,外国学生在德语环境中学习德语和在非德语环境中学习德语的效果比是3:1。因此,本项目不提倡入选的学生在德语国家之外解决德语达标问题。
据此,本项目遂行以下学习规范及阶段性安排:
1)中国境内200课时德语培训:在中国集美大学德语教育培训中心进行,教学使用德国德福考试学院教材,赴德后与德福考试学院后续德语学习对接。
2)德国境内24 周 480 课时德语学习:项目委托德国波恩德福考试学院代培,要求学生达到德语B1或以上水平。
3)达到德语B1或以上水准的学生,进入德国大学内设的预备课程,进一步学习德语至达到预备课程结业水准即“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关于全德应用技术大学对外国学生入学的德语水平统一标准”,此水准标志学生用德语学习专业已无障碍。
七、项目的德方选拔程序
1)中方合作院校推荐人选。
2)德方机构对中方所推荐的人选进行英语水平评估和测试,确定初选名单。
3)列入初选名单的学生,暑假在中国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英语集训两周(免学费),随后由实施双元制其中一元的德国企业在该院现场开始选拔。入选的学生由德国企业办理预录用手续,并与学生签署《“酒店管理”文学士学位专业双元制实践教育和职业培训合同》;经德国企业选拔入选的学生由实施双元制另一元的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同步预录取,由德国高校颁发本科学习的预录取通知书。
4)以上入选并办理预录用和预录取手续的学生,如暂未达到“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发放APS证书(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证书)标准”和“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关于全德应用技术大学对外国学生入学的德语水平统一标准”的入选学生, 可向德方机构申请对其实施RAS程序,以确保所有入选学生能够符合德国外交部和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对外国学生的签证和入学规定,在中国境内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证书和学习签证顺利赴德,在德国能够德语达标、入学并完成学业。
如已达到上述“双标”的学生可直接进入德国驻华使馆材料审核、面谈和签证程序,取得签证后赴德直接入学。
八、本项目是中国高职学生赴德国高校专升本并成为德国双元制大学生的唯一有效途径
目前对仅具备高职毕业学历的中国学生,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的官网依然保有其留学申请不予受理的政策。因此入选本项目并严格遵守根据德国法律和法规而制定的本项目RAS程序是中国高职院校学生得以赴德成为双元制大学生求学深造的唯一有效途径。
九、什么是本项目RAS程序?
1)RAS程序为入选学生后续程序,Rechtekatalog und Abwicklungsregularien für chinesische Studenten im In- und Ausland,中文全称为“中国学生境內外配套办理保障程序”,简称RAS程序,由德国BSK对入选学生负责并实施。
2)该程序具有对入选学生“一个确保、两个保障”的功能:
a.确保入选学生符合德国外交部和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对外国学生的签证和入学规定;
b.保障入选学生在中国境内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证书(APS证书)和学习签证顺利赴德;
c.保障入选学生能够德语达标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入学并完成学业。
十、本项目为什么要配套“RAS程序”?
因为根据德国法律规定, 本项目入选学生通过选拔程序由德国企业预录用、德国大学录取后,还要达到“双标准”。第一标准是“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发放APS证书(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证书)标准”;第二标准是“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关于全德应用技术大学对外国学生入学的德语水平统一标准”。第一标准的达标是德国驻华使馆发放签证的前提;第二标准的达标是学生正式在德国大学注册的前提。
为了确保所有入选学生都能够达到“双标”,实现顺利赴德并能够在德国完成学业,德方必须为本项目配套RAS程序。该程序已在中国相关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项目有效实施近十年,保证了进入项目的非德语专业的400多名中国学生顺利赴德深造。
十一、RAS程序的内容是什么?
RAS程序的实施从学生通过选拔程序后开始实施,贯穿了入选学生在中国境内的德国使馆审核和签证阶段、德语学习阶段、德国大学预备课程学习阶段、双元制大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毕业阶段、协助就业阶段(特指酒店业就业)以及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永居的法律援助阶段,并可延申至项目学生毕业后希望攻读硕士学位深造阶段,由此构成了完整的程序链条,程序链条的任何断裂都意味着无法实现培养目标。因此RAS程序在中国境内和德国境内的跨国运作具有全程性和系统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RAS程序由以下九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入选学生在中国境内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证书程序;
第二部分:入选学生签证及保障程序;
第三部分:解决非德语专业的入选学生的德语问题的程序;
第四部分:德国大学预备课程入学程序;
第五部分:德国大学双元制专业正式注册入学程序;
第六部分:解决和法律援助学生在德国境内学习期间遇到重大问题的程序;
第七部分:本项目学生在德国双元制专业毕业后,协助在德国酒店业就业程序
第八部分: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项目学生,申办德国大学对口专业硕士学位程序以及毕业后协助就业程序;
第九部分:本项目毕业学生认为有必要申办“蓝卡”在德国长期居留或符合条件申请永居的法律援助程序。
以上RAS程序的内容实质上是一套严格依照德国外交部、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以及外国人管理法而实施的规程系统,由德方机构调动人力资源和相应的教育资源进行规范、有序的操作,成为实现本项目目标和学生赴德及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保障。
十二、RAS程序费用的标准是什么?
RAS程序费用的标准目前在中国和亚洲区实行统一标准,已十年未变,币种为欧元,在中国区按固定汇率折算人民币为每生70110元。该费用是实施中德跨国运作、项目至少五年运作周期期间,此间全程需要调动多方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因之而发生的成本费用,其中还包含入选学生在德国境内的德福考试学院半年德语学习费用。
该费用具备以下非营利性性质和安全支付的特点:
1)非营利:RAS程序由德方机构主要在德国境内实施,有关人力和物力成本的计算依德国物价、工资水平和税收核定。德方机构系国际教育公益机构,该费用已纳入教育交流基金。依法接受德国政府监管部门非营利收入性质的法定审计和监督。
2)安全性:学生交纳的RAS程序费由中国境内的东亚银行托管冻结,入选学生通过驻华使馆审核、取得德国公立大学入学资格证书后获得签证保障,再转移支付德方,冻结期间RAS程序费用的支出由德国BSK先行垫付。
如学生三次因故不能通过使馆审核,凭德国官方发出的正式函件,该托管的欧元款项则由银行全额拨还至学生本人账户。这一措施保证了项目学生的资金安全也是学生对德方机构的信用保证,解除了学生及家长不必要的顾虑。
十三、在什么情况下学生无需交纳RAS程序费用:
通过选拔程序被德国大学预录取、德国企业预录用后,经德国大学和企业评估已达到双标,可以直接参加使馆审核并办理签证赴德注册学习的入选学生。
十四、有关本项目入选学生费用的预算参考
本项目系德国“争夺脱明头脑国际竞争”的精英教育,尽管赴德学习总费用的预算较低,加上入选学生还依法享有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津贴福利待遇,在专业学习的七个学期内,企业每月发放的津贴补助已足够学生的生活支出,但本项目不提倡家庭经济条件很困难的学生进入项目,以免因经济困顿贻误项目程序的运作和在德学业的完成。
预算列支如下:
1)根据德国驻华使馆的签证规定,学生签证需要将第一年德语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存入本人在德意志银行开的个人账户,官方标准的金额为8840欧元/人,赴德后每月支取的限额为720欧元,作为平时日常开支。
特别说明:目前在德中国留学生每月日常生活的刚性支出通常包括伙食费100欧元左右、住宿350-450欧元、医疗保险费36-80欧元。因此,学生可在限额内自理第一年的日常生活费用。
2)经评估需要在中国集美大学(地点厦门)参加由该校专门提供的五个科目(覆盖德语学习、英语学习、国内已学课程复习、审核模拟训练)学习,才能达到参加德国驻华使馆留德人员审核部审核水准的入选学生,一次性收取15000元人民币学费,合计五个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选择各科目学时数,学习周期不受限,可按学期的课程安排循环学习,不另收费。
4)德国驻华使馆审核费、签证费,学生在中国境内办理涉外事务所发生的材料费、公证费、差旅费,参加英语集训、德语培训等所发生的食宿交通费、国际机票费等依惯例由学生自理,合计约20000元,此类费用在办理过程中由学生根据项目有关安排通知自行交纳至有关部门。
5)需要申请RAS程序的入选学生需交纳配套程序费用人民币70110元/人,此费用已包括了在德国德福考试学院期间半年的德语学习费用。
6)依照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规定:中国大专毕业学历的学生正式专业学习前必须通过预备课程学习并结业。德国公立预科的预备课程免学费。如因为入学测试成绩未能达到公立预科录取标准的学生,可以进入国家承认的私立预科学习,学费不等。为此,建议学生及家长将此项列入“视情支付”的预算里,预算金额在1500欧一3500欧元/学期,学习1-2个学期不等。
十五、本项目的奖学金是如何设置的?
根据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信息“德国大学通常不设奖学金,主要由DAAD等组织和各类基金会提供。”
自2015年开始,德方机构制定了面向中国赴德攻读硕士学位学生的《教育交流基金奖学金条例》,对能够全程严格遵守项目配套程序、德语如期达标并在德国高校所规定的预备课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常规学习年限内以良好成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的项目学生,提供5000欧元奖学金。
这一规定,已在德方机构对华开展的“中德高校跨国培养硕士学位德制工程师项目”、“中德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德制工程师项目”及“中德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项目”中实施。尽管本项目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入选本项目的学生在双元制大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已依法享有薪资和行业性福利,但如果在其取得德国学士学位后,还志愿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该奖学金规定和条例对其也同样适用。